泉州网络电视台
4月12日起,德化公交将恢复3路、7路、10路等3条公交线路运营。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须正确佩戴口罩、凭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具体恢复线路(工艺美院-乐兴)日计划运行20趟次,首末班发车时间为:工艺美院:7:00-16:30;乐兴:8:00-17:30。德化7路(中医院-西门车站)日计划运行20趟次,首末班发车时间为:中医院:7:00-16:30;西门车站:8:00-17:30。德化10路(瓷艺城万达-凤洋)日计划运行20趟次,首末班发车时间为:瓷艺城万达:7:00-16:30;凤洋:8:00-17:30。德化县闽兴公共交通有限公司2022年4月11日此前报道▼4月6日起,德化公交将恢复1路、2路、5路、6路等4条公交线路运营。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须正确佩戴口罩,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具体恢复线路(土坂-六中)日计划运行20趟次,首末班发车时间为:土坂:7:00-16:30;六中:8:00-17:30。德化2路(公交总站-双旗山公寓)日计划运行20趟次,首末班发车时间为:公交总站:7:00-16:30;双旗山公寓:8:00-17:30。德化5路(公交总站-海丝)日计划运行20趟次,首末班发车时间为:公交总站:7:00-16:30;海丝:8:00-17:30。德化6路(瓷艺城万达万达-公交总站)日计划运行20趟次,首末班发车时间为:瓷艺城万达:7:00-16:30;公交总站:8:00-17:30。德化县闽兴公共交通有限公司2022年4月6日来源:德化县闽兴公共交通有限公司、瓷都德化
今天(16日)下午,由省商务厅、省工信厅指导,泉州市人民政府主办,市商务局、市工信局等超30个单位联合承办的“爱泉州·大乐购”促消费暨泉州优品数字化工程系列活动,在东海中央商务区大剧院音乐厅盛大启动。政企联合,市县同步,制造业企业和平台携手,线上线下融合、文商旅联动,相关系列活动将在今年下半年持续开展,加速推动释放消费活力,促进经济发展行稳致远。【点击下方观看视频↓↓】*视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本台记者:施纯添【无线泉州】一审:苏含雪【无线泉州】二审:林春婷【无线泉州】三审:潘海阳 黄佶
为进一步深入实施产教融合和高等教育强国战略,作为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城市,近年来,我市建立了一批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在促进教育、产业要素集聚融合、优势互补方面发挥了非消极作用,慢慢的变成为支撑为高水平发展的新引擎。【点击下方观看视频↓↓】*视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在位于泉州东海跨境电子商务生态圈的东海湾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一批大学生正在忙碌。从对跨境电子商务产业一无所知的“小白”,到能较为熟练的上岗,这些大学生在长达几个月的实训中,收获了了宝贵的实践经验。泉州东海湾产教融合实训基地跨境电子商务方向集中实习大学生 余凯珊在接触这次实训之前。我是有想过去找本专业的的一些工作,后来发现了自己不太合适。然后就通过了学校这次实训的活动,直接通过理论与实操的结合,然后进入这一个行业,我就会觉得就是自己的就业规划会清晰了很多。东海湾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是国家级产教融合试点城市重点项目。项目集中平移多所高校大学生整个学期、学年进入产业园区实训基地,提供真实的企业环境、真实的工作岗位、真实的项目教学、真实的工作所承受的压力,把跨境电子商务运营岗位需求引入高校人才教育培训方案当中。泉州市产教融合公共服务平台、泉州东海湾产教融合实训基地负责人 周榕彬东海湾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主要是解决一个人才精准培养和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之间的这样一个桥梁,提前让他们掌握了就业技能和对岗位的认知,高校大学生进入到项目和企业,导师来参与的这样的培养,达到学生毕业即就业,上岗既能够上手,这样产教融合的一个效果。自2019年以来,该平台每年培养1200多名高校实用型技能人才,直接留泉就业近820人,孵化30多个大学生创业项目,创造跨境电子商务出口产值过亿元。为进一步促进产业和人才的供需对接,今年8月份我市上线了“泉州产教融合公共服务平台”,采用面向高校毕业班大学生开展线下培养孵化与人才信息化数据线上管理结合模式,融合跨境电子商务、新媒体、软件、教育、现代家政、智能制造等专业方向。泉州市产教融合公共服务平台、泉州东海湾产教融合实训基地负责人 周榕彬让高校的大学生,企业对人的需求,以及企业跟人才合作的这一些数据,都可以在平台里边做一个抓取,意味着大学生没来实习之前,透过这样的平台就能够知道国家乃至于我们泉州市政府关于产教融合的相关的信息。产教融合是实施“强产业、兴城市”双轮驱动的有力抓手。近日,我市正式印发实施《加快建设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实施方案》。依照方案,我市将规划建设泉州市产教融合园区,推动“一县一区”建设产教园区或职业技能提升中心,打造“一校一群一产业”;培育建设100个以上示范性产教融合型企业和10个以上区域特色明显的产教融合型行业;建设50所以上公益性创业学院,建设30家产业人才技能培训基地,支持职业学校申报科技计划项目,建立优秀技能人才资格破格申报、等级直接认定制度;建设泉州市产教融合信息服务平台和10个以上示范性产教融合实训基地、10个以上产教融合协同创新服务平台,成立泉州市产教融合研究院。接下来,我市将统筹发挥各方力量和各类资金作用,制定出台具有“泉州味”的政策清单和项目清单,推动各项改革举措落地落实。本台记者:刘雪琳 郑育超通讯员:吴梅育【无线泉州】一审:林佳圣【无线泉州】二审:蔡友志【无线泉州】三审:潘海阳 黄佶
从今晨起,泉州迎来强降水。据统计,全市水库增容3100万立方,我市科学调度水库,全力防汛。【点击下方观看视频↓↓】*视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本台记者:宋丽丽 郑育超 陈耀坤通讯员:黄丽新【无线泉州】一审:苏含雪【无线泉州】二审:林春婷【无线泉州】三审:潘海阳 黄佶
16日下午,第十五届世界南安同乡联谊恳亲大会理事会暨南安市海外联谊会第六届理事会就职典礼举行。【点击下方观看视频↓↓】*视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泉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泉州市海外联谊会会长刘林霜出席就职典礼并致辞。他表示,南安世联会、海联会充分的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成为助推家乡高水平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当前,泉州各界正在全力以赴大拼经济、大抓发展,深入实施“聚侨引侨和泉商回归” 专项行动,真诚期盼广大海外乡贤乡亲一如既往地关心、关注、支持祖国和家乡发展,持续为家乡“代言”,讲好泉州故事、传播泉州声音,促进海内外侨心相连、民心相通。泉州市委、市政府将一如既往地欢迎和支持海内外侨商侨领和社会各界人士到泉州合作发展,希望南安世联会、海联会厚植家国情怀,弘扬华侨精神,画好最大“同心圆”,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添砖加 瓦,也诚挚邀请广大乡贤乡亲常回家乡参观访问、考察交流,带动更多海内外企业家和各路朋友到泉州投资兴业,共享发展机遇、共创美好未来。本台记者:林小彬 吕雅稚【无线泉州】一审:洪冬旭【无线泉州】二审:黄美清【无线泉州】三审:潘海阳 黄佶
全市强化企业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和“九小场所”、城中村消防安全治理暨森林防火工作专题调度会召开:筑牢安全生产防线 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
地址:中国福泉州市广电路1号 邮編:362000 新闻热线 广告热线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