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特色集聚街区、合理规划餐饮外摆区域上海新推10条举措促进餐饮业高水平发展!
支持餐饮门店改造升级、支持打造特色集聚街区、合理规划餐饮外摆区域……7月10日,上海市商务委召开新闻发布通气会,公布《关于促进本市餐饮业高水平发展若干措施》,围绕降本减负、增能引流、场景创新、环境优化等方面共提出10条举措。
餐饮业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紧密相关,是促消费、惠民生、稳就业的重要领域,也是最能体现城市“烟火气”的标志,更是城市活力的重要体现。2018-2023年,上海住宿餐饮业零售额规模从1099.9亿元扩大至1505.3亿元,年均增长6.5%。
记者从市商务委了解到,上海制定《关于促进本市餐饮业高水平发展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并将快速推进政策落实落地,确保企业尽快获得政策支持。
据悉,《若干措施》围绕降本减负、增能引流、场景创新、环境优化等方面共提出10条举措:
支持国内外知名餐饮企业在沪开设品牌首店,对自2024年以来在沪开设的全国及以上级别的品牌首店给予一次性奖励。支持餐饮企业在等级景区、公共体育场馆、演出场所、交通枢纽等公共场所内新开设餐饮门店,每家门店给予一次性奖励。
支持餐饮公司进行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趋势加快对门店的改造升级,鼓励企业创建绿色餐厅。支持餐饮企业加大燃气安全和油烟污染治理等方面投入,自2024年以来对门店进行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安全或油烟污染治理等改造升级的每家门店给予一次性奖励。
支持打造具备国际影响力、知名度和美誉度的美食地标,支持国内外知名餐饮品牌首店入驻特色集聚街区。对特色餐饮集聚街区相关新建和改造项目,合乎条件的纳入本市建设现代商贸流通体系试点城市政策支持范围。
支持网络站点平台企业通过发放专项餐饮消费券、折扣券、消费满减等方式赋能平台内本市餐饮商户。
落实好减轻企业负担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支持本市餐饮企业组织职工职业技能培训。支持本市餐饮企业员工按规定申请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等保障性租赁住房。鼓励各区对餐饮主体门店单位生活垃圾处理费减半收取。
支持举办上海环球美食节等餐饮促消费活动。对在“五五购物节”“上海之夏国际消费季”等我市大型主题活动期间,积极组织餐饮美食类促消费活动且市场成效显著的活动主办单位,适用本市促进商旅文体展联动吸引扩大消费政策并予以支持。
进一步完善中小微企业信用贷款风险补偿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开发有明确的目的性的金融理财产品,支持保险机构针对餐饮业小微主体开发专属普惠型产品,重点保障财产损失、营业中断、食品用餐安全等潜在风险。政策实施期间通过短期经营性贷款、购买等相关举措提升经营和风险防范能力,且对本市消费市场有带动效应的餐饮企业给予奖励支持。
实施“互联网+明厨亮灶”的小型饭店和饮品店免于现场核查。推进开办餐饮店“一件事”。优化营业前消防安全检查。优化新老餐饮商户更替注册登记流程。
统筹制定分级分类监管标准,优化分级分类检查方式,开展“非现场检查”。对风险较低的餐饮单位通过取消、整合、非现场检查等方式减少正常经营影响。
合理规划餐饮外摆区域,适当允许车辆停靠、增加夜间停车位、出租车候车点等。加强部门间信息共享,优化餐饮企业在“一网通办营销活动报批一件事”上的办理流程。
据介绍当前,上海餐饮业供应与消费需求主要呈现“三个化”的发展的新趋势。国际化,上海环球美食餐厅数量超越1.3万家,排名全国第一,来自全球各地的环球美食正餐占比达到17%左右。上海市民对各国美食消费旺盛,带动餐饮行业国际化水准不断提高;品质化,近年来,上海米其林餐厅数量逐年增加,2023年共有50家餐厅上榜,位列全国第一,美团黑珍珠与必吃榜上海入围商户数量均领先全国其他城市;数字化,行业呈现线上线下全场景发展的新趋势,网订柜取、网订店取、扫码下单等数字化模式被普遍的应用,外卖已慢慢的变成为全时段、跨品类的消费场景,成为餐饮数字化的代表形态之一。